8:00-17:00
50元/人
(僅供參考,具體價格以景區現場為準)
周公廟位于曲阜城東北一里處,是我國祠廟建筑的代表作之一,因封建帝王曾封周公為“元圣”,故又被稱為元圣廟,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周公姓姬名旦,周文王第四子,武王之弟,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。他輔佐周王兩次東征,并“制禮作樂”建立了周朝的各種典章制度。
周定天下,周公旦被封為魯國公,但因朝政需要不能就封,派長子伯禽代為就封。伯禽在魯想念父親,故建太廟供奉周公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(1008)追封周公為“文憲王”,并將魯太廟改名為周公廟,后歷經宋、元、明、清多次修建,達到今天規模。占地總面積75畝,三進院落,有殿、亭、門、坊等建筑13座57間。主要有欞星門、承德門、御碑亭、元圣殿、寢殿、經天緯地和制禮作樂石坊,還有歷代碑刻35通。院中檜、柏、楷等古樹庇蔭,蔚為壯觀。
曲阜周公廟位于曲阜城東北里許處的周公廟,全稱文憲王廟,亦稱元圣廟,是祭祀周公的廟宇。因封建帝王曾封周公為"元圣",故又得名為元圣廟。曲阜周公廟是全國三大周公廟之一。